详细分析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发展机遇及前景研究分析
2021年体外诊断上市公司有哪些? 利德曼、硕世生物、三诺生物、阳普医疗、迪安诊断、东方生物
体外诊断是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领域,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近几年一直保持约20%的高速增长。截止2020年1-3月,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共发生22起投融资事件,投资金额达29.28亿元。
目前中国共有体外诊断企业1000余家,由于体外诊断产品的特殊性,年销售收入过5个亿以上的企业仅不到20家,行内比较好的优秀公司也只是占据比较小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低。未来五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3年市场规模增速将有所减缓,规模将破万亿元。
目前国内活跃的体外诊断市场主要集中在3大领域:即生物化学、免疫和分子诊断,在这当中,生化诊断试剂市场和免疫诊断试剂市场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市场,合计占市场份额的60%。生化诊断不管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均发展地较为成熟,目前在国内市场已经基本完成国产替代;免疫诊断中的酶免疫和胶体金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化学发光诊断则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在免疫诊断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比例;分子诊断试剂市场是未来较有潜力的细分市场,也是实施精准医疗的重要技术前提基础,代表着诊断技术前沿方向,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会保持较高增速。随着全球体外诊断(IVD)市场的逐渐增长,POCT作为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行业发展机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不论是基础生命科学的研究还是医疗事业,都离不开体外诊断科技的支持。体外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不仅加快了医疗救治的速度,更是推动了整个医疗科技的发展。体外诊断行业在近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体外诊断经营企业达两万余家,生产企业已经超过千家。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核酸检测成为确诊的金标准,需求大幅提升,体外检测(IVD)也引发市场关注。
行业市场格局
如今仅罗氏、丹纳赫、雅培、希森美康、西门子等5家跨国公司就占据了国内市场的36.8%。与此同时,在肿瘤标志物、新型激素指标等高附加值的诊断产品上,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0%;在三级甲等医院等高端医疗市场中,进口产品占有率也达到了90%。即使是同一检测试剂,国产产品的市场价格往往只占进口的20%-50%。以上均决定了国内IVD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低于进口企业,使得国内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行业前景预测
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国内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技术差距加速缩小的趋势已然形成。随着人口老龄化、保险覆盖率及支出不断增加、收入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体外诊断产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愈后判断、治疗药物筛选检测、健康状况评价以及遗传性预测等领域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根据相关市场研究和预测,预计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100亿美元左右。到2025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