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农田水利行业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9 08:46:18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今年9月16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对外公布。通过实施《规划》,到2022年、2025年、2030年,分别累计建成10亿亩、10.75亿亩、12亿亩的高标准农田。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2021—2030年完成1.1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农业生产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农田水利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缺水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推广高效排灌机械,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率要达到55%,节水灌溉率要达到64%,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的6%,位列世界第四位,然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排到了125位,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短缺的刚性制约下,每年农业需灌溉用水3600亿立方米,用来生产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在这占世界6%的水资源中,其中60%的水资源是用于农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显示,全国多年平均缺水量为53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严重,农业用水面临的挑战更大。城市发展要依水而立,农业发展也因水而兴,我国65%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都需要排灌机械浇灌。

  排灌机械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保障设备,广泛应用于灌溉、排涝、防洪以及供水等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中。然而目前,我国排灌机械还存在系统能耗高、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这些方面与国际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现有的20.25亿亩耕地中,有11.73亿亩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9.52亿亩灌溉耕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也只有53%,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80%,因此,我国农业灌溉设备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还有91%的灌区采用地面灌水技术,在一些自流灌区,大水漫灌现象常见。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53,这也就是说灌区水量中有一半左右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损失掉了。

  农田水利行业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发展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技术和产品已成为灌溉机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品设计、制造的主要方向,智能化与信息化是灌溉机械行业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将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形成“互联网+排灌机械标准件”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应以标准化为引领,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技术设备的集成化、成套化、系统化、通用化、多元化为引擎,推动灌溉机械行业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中国农田水利存在如下问题:

  ①灌溉水源日见短缺,很多灌区用水得不到保证。随着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不断增加,今后缺水问题将日益突出。

  ②水量浪费较大,自流灌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仅0.4~0.6。灌溉效率低加剧了灌溉水源的供需矛盾。

  ③现有工程设施尚未全部配套,如有的灌区缺乏田间工程,有的有灌无排,有的设施已经老化,加上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工程效益还未充分发挥。

  ④新建工程难度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