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稻谷种植情况分析
据了解,这次水稻种植试验是在有四层栽培架的全人工光植物工厂进行的,采用定制光谱的LED光源为水稻不同生育期提供最佳的光环境,将水稻种植在营养液栽培槽中,根据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精准供给养分。同时,水稻种植工厂内部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受到精准调控,为各生育阶段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在供试的6个矮秆品种中,2个品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定植后45天抽穗,63天收获,单株分蘖数达89个,单层栽培架的综合产量为每平方米0.98公斤,相当于亩产650多公斤。
中国稻谷市场分析
一、国内稻谷种植情况
图表:2019年我国国内稻谷种植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播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在过去30年中,稻谷种植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30%左右。预计到2019年我国国内稻谷种植达到3005万公顷。
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福建、云南、黑龙江等12 个省(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种植制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每年的制种产量达2亿公斤以上,杂交水稻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171亿元左右,加上常规水稻种子规模,整体的水稻种子市场规模约为194亿元左右。
二、国内稻谷生产状况
图表:2019年我国国内稻谷生产量

国标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定为2400元/吨、2520元/吨和2600元/吨。价格调整特征如下:一、最低收购价格下降幅度超出预期,较下降幅度分别为7.7%、7.4%和13.3%,降幅为历史最高;二、不同品种间价差缩小,最大价差为200元/吨,最小价差为80元/吨,逐步缩小不同稻谷品种价格差距;三、稻谷最低收购价三连降,价格回调至2012年的水平。四、改变单一的托市收购方式,增加补贴机制,在稻谷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方面进行双向改革,逐步向市场化过度。
水稻种植除了价格收储制度改革外,2018年国家进一步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规模,涉及稻谷方面主要在湖南等重金属污染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实施休耕、在江西稻谷低质低效区进行耕地轮作。减少低效稻谷种植面积,实现稻谷生产的长效可持续性,农业部预估2018年稻谷种植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水稻种植约占稻谷种植总面积的2.2%。除了调减种植面积外,还重点发展优质稻种植,稳产量、重质量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关于稻谷生产的重要指导思路。
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下降0.6%。其中小麦13143万吨,玉米25733万吨,稻谷2121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