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水稻种植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3 08:55:48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要突破,将传统大田环境下120天以上的水稻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这为加速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那么,我国水稻种植市场发展现状如何?
水稻种植市场发展状况
在稻米的国际贸易战中,东南亚各国在依附水稻种植优势产区这一天然优势的同时,无不在默默发力;杂交水稻的优势在各个国家水稻种植改造升级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谁率先打开了这个窗口,谁也就在这条生产链上占得先机。
在供试的6个矮秆品种中,2个品种体现出较高的生产量潜力,栽植后45天抽穗,63天获得,单株分蘖数达89个,单层种植架的综合生产量为每平方米0.98公斤,等同于亩产量650多公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表明,高效率的育种产业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运用传统的育种方法,一般 1年只可以产生1至2代,即便在温室区域环境下或在热带地区,1年也只可以产生2至3代。
海水稻学术上叫做“抗盐水稻”“耐盐水稻”“耐盐碱水稻”,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单产可达300kg/亩的一类水稻品种。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了万亩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推广到现在的10万亩。
下一步,团队计划用8-10年时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海水稻全产业链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