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
我国海上风力资源储备丰富,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多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岛屿6000多个。近海风力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及其附加岛屿。根据此前风能资源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kW;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kW。丰富的资源潜力,以及较好的消纳能力,决定了我国海上风电将大有所为。
2019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提速,新增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484万千瓦。海上风电半年增长率9.0%,超过同期行业增长率4.9%,成为风电行业的亮点。国家将继续推动中国海上风电以较大规模持续发展,《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到42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
在未来十年内,海上风电将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竞争。海上风电的成本正在下降,而且将进一步下降。融资成本占发电总成本的3~0%,支持性政策框架现在使项目能够在欧洲获得低成本融资,并授予零补贴投标金。技术成本也在下降。预计到2040年,海上风电发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将下降近60%。再加上其对系统相对较高的价值,这将使海上风电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来源之一。
海上风电产业深度调研
第一节 2020-2025年海上风电市场发展前景
一、2020-2025年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潜力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工业总产值

二、2020-2025年海上风电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第二节 2020-2025年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0-2025年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
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探索后,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一些样机及示范风电场的开发、建设、运行和维护,国内海上风电机组技术、风电场勘测设计能力、施工装备和安装能力、建设管理水平均得到了较大提升,海上风电行业标准体系也在逐步地完善。
风力机设备方面,国内主要设备制造企业的2.5~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已经成熟,5~6兆瓦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已经具备,处于样机试验阶段;施工和运维船舶方面,国内施工企业和造船企业都积极研发制造适应海上风电施工、安装、运输的装备船舶,具备了大直径桩基沉桩、风力机整体与分体安装能力,高压海缆敷设船只及专业运维船只也在不断地创新改进;勘测设计方面,科研院所通过不同区域的工程设计和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初步具备了海上风电勘测设计能力和关键技术研究能力;标准制定方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标准化委员会通过学习、借鉴国际标准,总结国内海上风电建设经验,制定了一些海上风电标准、规范。
如今,我国海上风电规划蓝图已基本完成,海上勘察设计、风电机组、施工安装等关键技术不断进步,有效地降低了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为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政策的支持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的海上风电已具备走出国门的底气和核心竞争力,具备了全球发展的实力。
二、2020-2025年海上风电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20-2025年全国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0-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0-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供给预测
图表:2020-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行业产值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