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输变电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7 09:07:21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近年来,国产电力设备的技术性能水平有较大提高,很多主要产品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研制方面,成绩突出。
电流的输送往往导致因线路发热造成损耗,所以在输送的时候都是通过变电升高电压,让电流变小以减少发热损耗。高压电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目标电器也不需要如此高压,这就需要通过变电降低电压。由于在电流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变电,所以把电流的输送称为输变电。
在输变电设备领域,随着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目前,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也基本实现国产化的目标,±800千伏换流变压器制造技术已经掌握,大容量晶闸管已经能自主研发,国内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得以大幅提升。
我国已向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预计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专家们表示,应当整合中部地区资源,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大规模利用风电和太阳能对减排具有重大意义,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在用能方面,未来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和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也给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在灵活输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智能电气装备、需求响应等方面亟待突破相关技术瓶颈,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迫切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顾问提出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以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及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促成双碳目标落地实施。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相比,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方案综合造价略低于柔性直流输电,并且运维成本大大降低,特别适合于海上风电远距离送出场景,为大规模新能源汇聚及长距离送出提供了备选方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