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需求前景

发布时间:2021-09-01 09:05:07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新能源产业链上有原材料不仅是锂材料短缺,美国银行指出,到2035年电动车在汽车生产中的占比将超过50%,这将推动钴需求大幅增长,若钴生产商无法弥补日益扩大的供应缺口,钴短缺将成为电动车电池生产的制约因素。美银的全球大宗商品研究团队提出了三条弥合钴缺口的途径:矿业公司增加产量、改进加工手艺以及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贵金属生产商Sibanye-Stillwater在其1H21报告中表示,未来20至30年全球电动车都将处于扩张状态,对电池金属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金属生产商而言,满足市场需求并非易事。因此,作为一种替代供应来源,回收旧电池有望成为弥补供应缺口的重要手段,未来十年将有大量汽车和电池使用寿命终结,循环经济理应建立起来。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梯次利用和拆解利用。梯次利用主要针对电池容量降低使得电池无法使电动车正常运行,但是电池本身没有报废,仍可以在别的途径继续使用的电池。拆解利用则是电池进行资源化处理,回收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如钴、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对废弃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利用,镍、钴、锂等有价金属进行提取进行循环再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规避上游原材料稀缺和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动力电池电浆中的镍、钴、锂纯度相比起矿石和矿物盐中提取的原料纯度会高出许多,这也是动力电池拆解利用市场的获利根本原因。国内新能源汽车多数搭载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由于不含有钴等贵重金属,回收拆解经济效益不高,但其循环性能较优,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倾向适用于梯次利用。对于三元电池,因其含有钴贵金属元素,循环性能欠佳,因此三元电池倾向于拆解利用。

  根据现有技术水准,金属钴回收率为95%,碳酸锂回收率85%,同时参考金属钴及碳酸锂价格走势,预计至2020年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107亿元,至2024年可提升至245亿元。我国新企业可以选择融资收购或者合资的方式进入到动力电池行业,这样可以减少前期资金压力,还可以继承现有的技术优势,可以利用现有销售渠道迅速开拓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20万吨,市场规模达100亿元;到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或将超400亿元;到2030年,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将成为千亿市场。

  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无数资本在过去几年中涌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赛道,但其中也不乏技术落后、处理能力差的小企业,不少报废动力电池就流入了这些小企业开设的“小作坊”,给环境造成了伤害,也导致很多正规企业盈利难。

  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2020年后开始推出各类新政策,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其中鼓励有实力、有技术的正规企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环节,便是政策层面的一大方向。

  今年7月,在杭州储能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吉利、合众、威马、零跑、万向一二三、瑞浦能源、天能、超威、南都电源等9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企业发起联合声明,确保废旧电池流向规范性回收企业。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19万辆,同比增长44%,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36.30GWh,同比增长了18%。按照GGII的预测,到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 20%以上,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100GWh。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8.4万辆和27.1万辆,市场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产销环比和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且双双创历史新高。考虑到通常下半年才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旺季,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极大的概率超出市场预期。

  而随着电池产业扩产潮的到来,上游电池材料的供应可能出现瓶颈。有测算结果显示,到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折合120万吨碳酸锂当量,而需求为150万吨碳酸锂当量,将存在约30万吨的缺口。未来,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锂电池原材料的一大来源。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