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投资规模分析
农村高龄老人需要完善的社区服务,从吃饭到就医到健身文娱等都能就近完成,而且相关成本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相对来说,城市老年人大多都有养老金,生活也比较便利和幸福,农村老年人获得的保障亟待强化。当务之急,需要把农村社区服务视为短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让农村老年人也能切实分享发展成果。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高龄少子和空巢孤老问题比较突出,养儿防老式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机构智慧养老承载量有限,传统养老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智慧养老人工智能的发展,智慧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另辟蹊径,智慧养老把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于养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护工数量供给不足、养老机构收费过高、空巢独居老人缺乏照料等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对近六十年出生人口统计梳理发现,从历年的出生人口来看,由于1962年后,我国进入到长达十多年的出生人口高峰期,因此在2022年我国即迎来退休高峰期,尤其是1963年出生人口高达2934万人,其后两年平均也达到了2700万人。
智慧养老产业市场投资规模分析
老年人选择独立居住并不意味着远离子女。根据报告,调查显示老年人与子女非同住的群体中,21.3%住在同一个社区,60%住在同一个城市,老人与其子女住在不同城市的比例尚不足2成。
智慧养老是手段和载体,秀洲区今年将“智慧助安服务”覆盖到有需要的空巢独居老人家中,为老年人订制无感式的“助安五件套”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水表、智能烟感、智能煤气、雷达跌倒报警和一键呼叫等。此类设备可以在不影响老人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智慧养老进行实时安全监测,提供24小时“无形的守护”。
分析预测,未来智慧养老行业总资产以平均30%的增长速率增长,2021年智慧养老行业总资产预测达到13.5万亿元,至2025年总资产达到38.6万亿元。
2021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达到5.5万亿元,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增长,预测以平均每年30%的增长速率增长,至2025年预计智慧养老市场规模达到15.6万亿元。
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之下,同时借鉴英国智能养老概念,国家老龄委首次提出了“智能化养老”。国务院发布《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有鼓励和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养老中应用的内容。国家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和《开展智慧养老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民政部分批次设置智慧养老试点、智慧养老示范企业、智慧养老示范基地和智慧养老示范街道及乡镇。目前,全国约有400个智慧养老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