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当前,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在1月15-16日召开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峰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介绍,截至2021年末,存续银行理财产品共3.63万只,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万,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核心板块。超过8100万持有理财的客户,形成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核心客群。以理财为代表的轻型银行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经营能力迭代进化和估值提升发挥关键作用。作为新型金融机构,理财公司在理财总量中的占比超过80%,在整个资管市场中,成为公募基金、信托后第三大子类。
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
资管新规3年过渡期在2021年年末正式结束。2022年,资管新规元年开启,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截至目前,25家已经获批筹建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中,国有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有17家,另有8家在城商行和农商行名下。此外,4家已经获批的中外合资理财公司,也全部由国有大型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开设。由此可见,目前理财公司的设立仍旧以较大体量银行为主。
1月1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上海苏河湾峰会”上表示,银保监会将积极探索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径。
在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过程中,长安银行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照监管规范、对标一流公募机构,从理财业务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人才储备、科技支撑、产品创新、估值核算、数据治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业务转型和能力提升。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净值化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得到了投资者和市场评价机构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银行业协会、理财登记中心、专业媒体和市场机构的多项奖项;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屡创新高,理财业务多项指标长期保持陕西省内和西北区域第一,在行业组织和专业评价机构发布的全国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中,长安银行长期位居全国城商行前列。
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创新中谋发展。净值化转型中长安银行苦练内功,不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让金融科技成为业务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了科技系统对理财业务销售、投资、运营、估值、核算、风控、信息披露、数据存储等全流程、系统化管控。
中小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2021年9月28日,北京银行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北京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议案》,同意投资不超过50亿元设立理财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是2021年公布的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然而,对于另一部分中小银行来说,其目前的实力尚不能够单独拿到理财牌照,但是又不想放弃理财业务,专家建议,这部分银行可以考虑以联合的方式获取。多位业内专家均预测,代销模式或将成为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的主流选择。而对于这项业务,专家也建议要细分对待。
对于理财业务规模较大、实力尚可的中小银行来说,还是应该尽可能争取拿到理财牌照。在理财业务领域,中小银行内部会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已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先占有者胜,反之则处于劣势。随着理财业务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理财业务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
理财业务行业研究报告根据理财业务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理财业务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理财业务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理财业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理财业务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