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市场规模预测
金融信息化为金融业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工具,对于金融市场决策理论和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金融市场的行为分析和管理越来越依赖于对变化环境具有适应性的计算模型和工具;金融信息化为金融企业的日常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将金融企业的业务流程化、规范化,提高金融行业的业务流转效率,降低风险;金融信息化加上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为资金交易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节省了交易时间。
我国金融信息化应用行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以及证券领域,细分领域包括支付结算与清算服务、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服务、社会消费者服务以及存贷款服务等。
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金融电子化发展阶段到互联网金融阶段,我国金融信息化从办公市场转向了终端市场,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发布则是将我国金融信息化带进了第三阶段。
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018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1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43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439亿元,同比增长9.3%。
“十四五”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之大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世界格局演变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
2021-2026年中国金融信息化市场规模预测 “十四五”期间金融信息化价格走势预测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金融信息化推行的重点地区,也是先行地区。现阶段这三个地带的金融业已基本实现了初级的信息化普及,随着金融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发展重心将向中西部地区逐渐转移。
2021-2026年中国金融信息化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21-2026年中国金融信息化市场规模预测

我国金融信息化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金融信息化市场定价机制组成
金融信息服务业是金融行业的辅助部分与新生力量,也是金融行业的核心成分,它包括三个大的版块:金融资讯、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是金融产品的分析平台、交易平台和投资理财渠道,可以在金融活动中创造更高的价值,并以此给用户提供最即时与专业的金融资讯;与此同时解决家庭个人闲置资金、企业融资需求的理财愿景。
二、金融信息化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金融信息服务业是高市场敏感度、高政策敏感度的行业。经济形势的晴雨、市场的震荡、投资市场的活跃程度、投资者情绪波动都直接影响金融信息服务的需求。中国金融信息化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成型,发展状况良好。
三、“十四五”期间金融信息化价格走势预测
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底层逻辑是金融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与传递,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宏观层面的经济大势、国内外环境、政府管理;中观行业层面的行业发展、金融产品波动情况;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情况、企业金融产品的情况等,主要呈现的形式有财经新闻、企业报告、研报等,微辣金融信息价格走势仍然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