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解读我国2022年造船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2-08-24 11:00:12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对于我国而言,船舶工业成为国家经济命脉中的一个支柱产业,在经历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造船工业不断壮大,已然成为国际船舶工业中的重要力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际,我国船舶工业必须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新作为、大作为,不断推动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
尽管国内船东订单有力的支撑了我国新船订单的稳定,但我国船舶工业是出口外向型产业,国际船东的订单,特别是主流船东订单占到我国手持船舶订单的60%以上。目前来看,新冠疫情打乱了原有世界贸易格局,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船东投资信心严重不足,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前,造船业仍难有明显变化。
 
2021年,国际海运费用飙升,“一船难求”甚至“一柜难求”频繁上演。这也带火了产业链上游的造船行业。中国各大造船厂订单量暴增,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船厂满负荷生产,发货排到2024年甚至2025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发布去年指标统计,中国造船业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在接下来的十四五计划中,中国造船业可能取得新突破。中国造船业在2022年总吨位可能突破四千万吨。
 
从船型结构看,手持订单中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占比大幅提高,以载重吨计算,集装箱船占比由2021年初的16.4%增长至目前的36.9%,以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船型占比由2021年初的2.7%增长至目前的3.5%。从船厂来看,我国国内前五家造船企业手持订单之和为3374万载重吨,占国内市场份额达34.8%,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排名前三位的造船企业手持订单的交付时间已排至2025年。
 
根据“十四五”规划,航运业的绿色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将为一些小型和小众船型的新造船板块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中国整体造船市场将呈现出三大主力船型以外的多样化发展。未来五年内我国支线集装箱船、小型和大型LNG船以及海上风电船舶建造前景向好;邮轮板块受益于疫情后游客数量增长、中国邮轮港口建设的影响,中长期发展前景光明。
 
同时,为实现中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船舶制造行业必须大力推进零碳排放船舶发展,同时加快培育低碳/零碳排放船舶新内需,将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船用加氢站、船舶大功率充电桩等纳入“新基建”范围,在资金投入、运营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持政策,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低碳/零碳排放船舶研发运营计划保持同步;制定瞄准未来更高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实施新一轮老旧船舶淘汰计划和“绿色长江”“绿色珠江”等产业化项目支持政策;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高能耗、高排放的远洋、沿海、内河船舶拆解更新;推动LNG燃料、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应用,支持船舶改造油气收集系统和岸电受电设施。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