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我国企业主要以浅海装备制造为主,代表性的企业有烟台来福士、外高桥造船厂、海油工程、振华重工、中集集团等。油田服务中,我国典型企业有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杰瑞股份、中信海直等参与其中。
一、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2017-2019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19年,我国船舶工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船舶工业稳中有进,船型结构升级优化,企业效益企稳回升,三大船舶央企重组稳步推进,修船行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海洋工程装备“去库存”取得进展,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但受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增多、新船需求大幅下降的不利影响,用工难、融资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收入344.5亿元。
二、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在主力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设备方面,专项支持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多缆高性能地球物理勘探船、3000米深水钻井船、7.6万吨半潜运输船、深远海多功能工程船、5000吨起重铺管船及大型起重船等设备。
在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方面,专项支持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远海大型浮式结构物等设备。
在海洋工程水下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方面,专项支持水下采油树、小井眼成像测井系统和大吨位水下防喷器(BOP)成套装置。
三、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发展分析
整体来说,国企比外企的制造成本要稍微低一点,但在技术上明显要落后于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国内从事海工建造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烟台莱佛士、大连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中远船务、招商局(深圳)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上海船厂等企业,主要从事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建造;第二层次则包括江苏熔盛重工、黄船重工、武昌船厂、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江苏韩通船舶重工、天津新河重工以及一些有海工建造实力的地方船企,这些船企业目前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海工辅助船和工程船订单,实力相对第一层次较弱,成员更为庞杂。总之,国内能建造海洋工程企业数量不多,约20多家左右。其中烟台莱佛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手持订单最多,达到13座,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产品覆盖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类型最多;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首次承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第6代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建造技术最难。
目前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研发主要集中在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即中船集团属下708研究所)和中海油所属的设计公司;高校主要上海交大、哈工程大、武汉理工、大连理工和一些海事大学等;海洋油气开发配套设备制造主要集中在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国营兰州石化油井和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总之,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总体情况:在建造方面,建造能力薄弱,钻采装置类型单一;在研发方面,研发能力较弱,设计人才缺乏;在海工配套方面,核心设备几乎全部进口,严重影响建造进度,深海油气开发装备仍处于空白。
未来海洋工程装备将呈现作业环境复杂化、装备规模大型化以及水下装备广泛应用的趋势,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在坚持技术引领、智能制造的情况下,我国海工装备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加大,不断由海工装备制造大国向海工装备制造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