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未来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分析
主力资金动向 69亿元潜入电力设备业
1月12日,有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的行业为电力设备,涨跌幅3.96%,整体换手率2.25%,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变动18.63%,主力资金净流量69.11亿元;今日资金净流出最大的行业为医药生物,涨跌幅0.92%,整体换手率3.23%,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变动4.39%,主力资金净流量-25.27亿元。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交易价格浮动比例,引入电网代理购电机制,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
2021年,随着经济复苏,全社会用电量迅速增加,电力供需紧张。前三季度,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火电行业陷入成本倒挂、全线亏损的状态,发电企业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电力市场稳定运行。今年三季度,广东、江苏、广西、浙江、辽宁等二十多个省份启动不同程度的有序用电。
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措施出台后,多地纷纷行动,以新方案为标准组织电力市场化交易,成交价格上涨幅度基本触及此轮电价改革要求的20%上限。
此次电价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取消工商业用户目录销售电价意味着我国从此告别沿用多年的政府目录电价,电价真正实现“能涨能跌”,随煤电上网电价而上下浮动,对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困难、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具有积极作用。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装备工业之一,行业景气度与电力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受国民经济及电力投资需求影响大。
未来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分析
2020年以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家逆周期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显著回升,电源、电网持续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
未来,“双碳”战略实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能源占比提升,都将对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特高压输电、智能变配电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力行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部门。煤价电价挂钩联动,将逐步打开我国电价上浮空间,利好煤电企业,同时也将倒逼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升级。
图表:2020年全国电力设备发电量构成情况(单位:%)

随着风电及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及“双碳”战略及《十四五规划》的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设备制造行业迎来新的机遇。
2022年电力行业投资展望
电力行业投资的长期逻辑在于“双碳”目标的制定。2021年10月24日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双碳”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于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量等量化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设置了2025 年、2030 年、2060 年三个阶段目标。以各阶段目标基本可以反推出截止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量的增速,其中,风电、光电的增速自不必说,实现“2030年12 亿千瓦装机量的目标”,需要年均8.4%的增速。而如果想要达成“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2030年25%”的阶段性目标,整个新能源发电方式的装机量都会迎来较高速度的增长。
因此,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未来我国能源结构预计将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包括太阳能、风电、核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以及水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除了新能源发电外,传统火电的投资机会同样需要重新审视。电力事关民生,因而电力是一个“半市场化”的半公用事业行业,行业的周期性显著。而展望未来,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传统火电企业可能迎来能源转型、供给约束、价格改革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