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芯片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近年来,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当年整车销量增速,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达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同样的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汽车销量快速下滑的冲击下,2020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有小幅下滑,预计规模为460亿美元。半导体芯片在汽车领域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常见的多媒体娱乐系统、智能钥匙和自动泊车系统外,芯片还广泛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系统、安全气囊、驾驶辅助系统、电动助力转向、ABS、电子稳定性系统(ESP)、行人保护、胎压控制、电动车窗、灯光控制、空调系统、座椅调节系统中,堪称汽车的神经。
国内厂商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布局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半导体厂商和车企,主要为传统生产车规级芯片的厂商和逐渐过渡为车规级半导体生产商的传统车企;二是初创或者新加入这个赛道的企业;三是通过并购整合切入汽车级半导体市场的企业。
随着传统汽车的电气化、感知化、智能化、网络化,新型的智能网联汽车对于半导体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2005年汽车电子成本占比仅20%,而现在新能源汽车电子成本提高到了50%。在汽车平均芯片数量上,燃油车和电动车均保持增长。
根据预估,进入第二季度后,中国汽车市场因芯片短缺而减产的实际规模在45万辆左右。而且今年年底前,不会好转。截至2019年底,中国汽车芯片的消耗量占世界芯片消耗量的42%,但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不足30%。
近期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既是全球共性问题,反映出我国自主供给能力不足的深层次矛盾。汽车芯片是关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器件,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远近结合、系统推进,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有力支撑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受汽车芯片短缺影响,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390万辆,这较其今年1月预测的220万辆上涨77%。在行业恢复时间方面,公司预计全行业的芯片短缺在今年四季度之前不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