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首页 > 新闻资讯 正文

详细分析我国智慧能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30 08:39:24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智慧能源是基于互联网开放体系,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Pv6等信息通信技术对各种能源生产、能源存储、能源输送、能源使用系统进行监测控制、操作运营、能效管理并向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实现能源的高效使用,更好的解决能源节约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通过节能环保和信息消费的跨界融合,衍生出的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智慧能源即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涵盖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以及消费全环节。从产业玩家来看,主要环节包括解决方案提供商、设备商、运营商和云厂商。

  按应用范围划分,智慧能源技术及解决方案包含了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层面智慧能源技术及解决方案、企业/区域等组织层面智慧能源技术及解决方案等内容;按技术产品划分,智慧能源技术及解决方案包含了智慧能源各类应用技术、基础设施与关键器件、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内容。智慧能源产业与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智慧能源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将有效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目前智慧能源切入点主要有:传统能源煤炭、电力的智能化改造;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能源互联网的示范工程;以及节能管理等方面,我们应当做好产品、标准等工作,推动能源互联网稳步发展。

  尽管,智慧能源产业刚刚开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前期投入,而这些初期投入产生回报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但对未来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预见,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的完美结合,势必将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体,甚至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种种环境问题,甚至是改变人类的生活。

  一、智慧能源行业需求情况

  1、碳中和愿景将加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2020年9月22日,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90%,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0%左右。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年时间,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承受较大压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对于能源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协调一致,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并举,以更低的能源消耗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加快实现由高碳向低碳,再由低碳向碳中和的转变。预计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会分解至省内各级行政区域及行业,逐步落实到企业,将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新要求。

  2、能源绿色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油气依赖进口、新能源消纳难等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生产原油1.95亿吨,比2019年增长1.6%;加工原油6.7亿吨,增长3.0%。原油进口降幅扩大,2020年进口原油5.4亿吨,比2019年增长7.3%。天然气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生产天然气1888亿立方米,比2019年增长9.8%,连续四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由降转增,2020年进口天然气1.02亿吨,比2019年增长5.3%。国内油气产量增长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的油气需求,导致油气进口量持续偏高。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06年到2020年,风力发电装机由207万千瓦增长到2.8亿千瓦,增长了130多倍。太阳能发电装机由2011年的220万千瓦增长到2.5亿千瓦,增长了115倍。202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但风电、光伏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大规模并网后,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带来挑战,新能源发展面临消纳难题。我国能源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能源政策对能耗和排放的要求愈发严格,长期形成的粗放发展方式亟待加快转变。

  3、能源行业利润普遍大幅下降,经营压力激增。近年来某些地区的电煤价格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受电力零售业的市场化影响,煤电、气电标杆上网价格在一些地区有所下降;发电小时数常年处于低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能源需求整体下降。煤价、气价、电价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传统电力企业的经营压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源需要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需求将从工业用户绝对占比向工业、建筑、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用户多元需求转变。建筑和交通用户的用能方式更加多样,负荷特性更趋分散、灵活多变,对能源品质、传输配送、时空及时衔接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能源供给高效满足多元化能源需求的难度日益增大。随着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和产城融合加速,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以城市为核心、以园区为主要载体,更加需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4、“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重塑能源行业形态。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全面系统的能源革命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大逻辑,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我国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能源革命在国家发展规划中被明确提出,意味着国家已将能源发展问题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统筹。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将对能源行业消费侧、供给侧、技术侧、体制侧产生深刻变革,推动能源消费形态从被动式消费到主动式消费转变;能源供给从清洁占比较低到全面清洁转变;能源技术从传统技术到新兴技术融合转变;能源体制从以计划为主到以市场为主的转变。

  二、智慧能源行业市场规模

  智慧能源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升级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

  1、智慧能源产业投入

  我国智慧能源产业投入中,电力行业占比66%,其次是石油行业占22%,煤炭行业占6%。

  图表:智慧能源产业投入占比(%)

  

 

  2、智慧能源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由于能源行业在基础设施和系统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其信息化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两化深度融合建设重点逐步转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已有系统进行集成、整合、深化和提升,让信息化发挥更大的效益。从投资结构看,随着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行业IT硬件投入在总体投入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对软件和服务的投入在总体投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软硬件投入比例逐渐趋于合理。这也说明了更多的能源企业逐渐由系统建设阶段向业务整合阶段过渡。

  中国能源行业IT投入市场规模匀速发展,2020年能源行业的IT投资规模约为900亿元,增长率在12%左右。2019年能源行业的IT投资规模为801亿元,比2018年增长12.2%,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

  未来,能源行业将会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资,随着投资规模的加大,预计到2025年能源行业IT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市场空间较2019年扩大一倍。照此推算,2027年的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图表:2021-2027年中国能源行业信息化(IT)投资规模预测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