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新能源新材料市场发展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21-09-23 09:02:20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新能源新材料是在环保理念推出之后引发的对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的一种新的科技理念,新能源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新能源新材料多学科交叉发展,促进产业进一步融合;(2)新能源新材料发展驱动力向经济需求转变;(3)创新性是新材料发展的根本所在;(4)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总体而言,新能源新材料的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是材料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逐步实现从仿制到自制、从被动到主动、实现材料品种系列化多样化、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2020年,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569亿元。

  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已经不断扩大,如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发达的军事大国非常重视新能源新材料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新能源新材料将成为未来水下战争中争夺信息优势、实施精确打击与智能攻击、完成战场中特殊作战任务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新能源新材料市场发展现状调查

  第四节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产销数据统计分析

  一、整体市场规模

  图表:2018-2020年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行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新能源新材料多学科交叉发展,促进产业进一步融合;(2)新能源新材料发展驱动力向经济需求转变;(3)创新性是新材料发展的根本所在;(4)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总体而言,新能源新材料的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是材料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逐步实现从仿制到自制、从被动到主动、实现材料品种系列化多样化、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2020年,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569亿元。

  二、区域市场数据统计情况

  政策和资源是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在区域政策和资源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特征显现,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西南、西北等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在中西部的一些区域,如江西、河南、四川、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中西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主要承担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中部地区承担着核心材料研发制造功能;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新能源发电项目承载地。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电网,再输入到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60%的光伏企业,20%以上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聚集全国1/3的新能源产能;环渤海地区集聚了我国30%左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西北地区凭借丰富的太阳能和风电资源,集聚了我国90%以上的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国家提出的建设七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半数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区则是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在整体上,我国新能源已形成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局面。

  目前,国内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这些细分领域具有不同的集聚特征。

  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了以长三角为制造基地、中西部为原材料供应基地的产业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最早的光伏产业基地,随着产业链延伸,江西新余、河南洛阳和四川乐山等地成为国内硅片制造和原料多晶硅基地。

  风电产业:环渤海区域是国内外知名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地,长三角区域也培育了一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而西北区域是风电场建设的集中区。

  核电产业: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装备制造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中国已建成的4座核电站与在建的13座核电站均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主要核电常规岛、核岛供应商及其制造基地则主要分布在四川、黑龙江。

  生物质能产业:我国2/3以上的生物质资源集中在内蒙古、四川、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12个省区,约70%的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和气体燃料产业分布在这些省区,其他省区相对较少

  第五节 2020-2025年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在锂离子电池方面,支持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与关键设备的技术攻关,完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测试、应用验证和分析平台建设,支撑锂离子电池产业与产品升级以及成本降低;持续支持新型电池体系的创新基础与技术研究,发展更高比能量和高安全性、低成本电池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如发展先进装备、强化先进控制与推行先进管理)与产品升级,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下,保持国内市场高速发展;重视和促进超大规模企业(或企业联合体)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企业创新技术与产品、知名品牌以及高端人才队伍的培育与培养,不断夯实产业做"强"的基础。

  在燃料电池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燃料电池的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开发应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小型实用燃料电池;支持低成本制氢技术与高容量储氢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发展燃料电池本体与材料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降低燃料电池应用成本;拓宽小型燃料电池系统的应用领域,推动燃料电池在电动车上的示范运营,形成完整的应用产业链。

  重点发展任务为:重点研发高镍低钴或无钴三元正极材料、高压镍锰尖晶石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碳/合金等高容量负极材料,研发陶瓷涂层隔膜等高安全性隔膜、阻燃电解液,研发耐高压隔膜和电解液。研发基于三元/高压/富锂正极材料和高容量碳/合金负极材料的高能量密度单体电池,发展基于模型的极片/电池设计技术,提高电池功率和环境适应性;开发高安全性隔膜、电解质和高稳定低电阻电极/电解质界面技术,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等。带动关键材料国产化,实现动力电池规模制造与品质保证技术的快速升级;提出固态动力锂电池的设计原理和材料体系,阐明循环过程中动力学特性及结构演化规律,形成固态电池系统自主技术,开展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开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降低动力电池体系全生命周期成本,建立绿色全生命周期设计优化评估,增强材料的绿色度和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