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干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表明,目前我国正逐渐缩小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在部分核心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并且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干电池属于化学电源中的原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因为这种化学电源装置其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所以叫做干电池,这是相对于具有可流动电解质的电池说的。干电池不仅适用于手电筒、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照相机、电子钟、玩具等,而且也适用于国防、科研、电信、航海、航空、医学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十分好用。普通干电池大都是锰锌电池,中间是正极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层纤维网.网上涂有很厚的电解质糊,其构成是氯化铵溶液和淀粉,另有少量防腐剂.最外层是金属锌皮做的筒,也就是负极,电池放电就是氯化铵与锌的电解反应,释放出的电荷由石墨传导给正极碳棒,锌的电解反应是会释放氢气的,这气体是会增加电池内阻的,而和石墨相混的二氧化锰就是用来吸收氢气的.但若电池连续工作或是用的太久,二氧化锰就来不及或已近饱和没能力再吸收了,此时电池就会因内阻太大而输出电流太小而失去作用.但此时若将电池加热,或放置一段时间,它内部的聚集氢气就会受热放出或缓慢放出.二氧化锰也到了还原恢复,那电池就又有活力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干电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家族,到目前为止已经约有100多种。常见的有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镁-锰干电池、锌-空气电池、锌-氧化汞电池、锌-氧化银电池、锂-锰电池等。
对于使用最多的锌-锰干电池来说,由于结构的不同又可分:糊式锌-锰干电池、纸板式锌-锰干电池、薄膜式锌-锰干电池、氯化锌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四极并联锌-锰干电池、迭层式锌-锰干电池等。
干电池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泛。从干电池制造上游产业链来分析,干电池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为电解二氧化锰粉、锌粉、隔离纸、钢壳、碳棒、锌筒和铜针等生产制造企业。干电池制造下游应用市场分析,锌锰电池属于标准化产品,电池的尺寸、形状、性能规格等均具有国际通用标准。由于制造工艺成熟、价格便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放电和储存时间较长且绿色环保等优点,锌锰电池目前已经成为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易耗品,短期内难以被其他电池产品所替代,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电动玩具、家用电器、家用医疗设备以及户外电子设备等产品。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8月动力电池产量为19.5GWh,同比增长161.7%,环比增长12.3%;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11.1GWh,同比增长268.2%,占总产量的56.9%;三元电池产量为8.4GWh,占总产量的42.9%,同比增长91.5%。此外,中国1-8月电池产量累计为111.5GWh,同比增长201%;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58.1GWh,占总产量52.1%;三元电池累计产量53.2GWh,占总产量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