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5 08:38:17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近日,上海副市长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时表示,“十四五”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时期,金融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将紧紧围绕《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支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及治理,引导资源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流向理念、技术先进的部门。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稳步推进,在信贷、债券、基金等领域都有长足发展。在各国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金融遂成为全球多个国家着力发展的重点之一。

  从理论上讲,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这使得“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新的趋势和潮流。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和推动。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研究,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每年需要资金3.1万亿—3.6万亿;若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在新能源发电、先进储能和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新增投资至少139万亿。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需要真金白银金融资源的投入,这些资源投放需要金融机构去对接,然后有效地配置到有碳中和需求的企业和项目之中。从资金角度来看,机构和长期资金,尤其是养老金等带有一定社会属性的资金,更有动力投放到一些更具社会影响的绿色相关产业,但中国这类长期资金占比是比较低的。

  现阶段发展而言,人们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点仍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尤其是银行的信贷业务方面,即“绿色信贷”。而从这个角度出发,“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现“赤道原则”已经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一个新标准,全球已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5%。而那些采纳了“赤道原则”的银行又被称为“赤道银行”。绿色金融还没有完全提升到我国金融机构的战略层面,战略准备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部分已经进入实践探索阶段的金融机构,其绿色金融发展实际上也大多还停留于某些具体经营层面,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绿色金融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如果未来绿色金融大量开展起来,不一定能给金融机构带来高回报,但是高成本是必然的,因为还需要绿色评估、绿色跟踪等成本,所以要做这件事情,政策支持就很重要,专靠金融机构自身的能动性是很难的。有业内人士称,在全国碳市场成熟完善后,可以探索研究将碳期货、期权、远期产品等金融衍生品引入碳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为绿色产业的企业端提供投融资、债券等产品服务;消费金融公司则可在消费端、需求端等环节提供绿色消费信贷支持。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