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 海洋信息化行业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1 08:36:02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日,在世界海洋日当天,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南极洲周围海域将被称为南大洋,并正式承认南大洋为地球第五大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表示,自从1915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开始绘制地图以来,已经确认了世界上有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从6月8日世界海洋日开始,南大洋被认定为世界第五大洋。

  建设海洋强国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是当前中国并行的两大举措。海洋信息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时期海洋活动的深度融合。深刻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找准海洋领域的供需契合点,开展海洋信息化规划研究,对于发挥信息化在海洋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海洋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海洋信息化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海洋环境数据收集能力不足,认识海洋能力有待提高;海洋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较弱;海洋信息共享不足,“数据孤岛”普遍存在;海洋核心技术设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海洋信息应用的种类匮乏、规模偏小、水平偏低,海洋信息对海洋经济开发、安全管控、权益维护、生态保护等活动的决策支持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中国正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推动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海洋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系化的设计思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适应业务需求、兼顾未来发展,按照急用先建、由近及远的方式开展海洋信息化布局建设,逐步推进海洋信息基础设施从近岸向中远海、从水面向水下和海底延伸,实现海洋数据资源整合汇集、智能分析和协同处理,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应用服务体系。通过海洋信息技术与海洋活动的深度融合,实现海洋信息化从数字化到网络化、智能化的跨越发展,从而在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国凭借多年以来在技术方面的积蓄和努力发展下,我国的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海洋环境观测系统现已初具雏形,海洋资源的整体观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已基本能够实现对近岸、近海、大洋以及极地等区域的自主观测,海洋信息数据库变得更加丰富。 海洋信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也同样获得喜人的进展,目前累计发射了三颗 HY 系列卫星,高频地波雷达、岸基观测台站、“蛟龙号”载人水下潜水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等先后取得了成功,短波通信技术、北斗通信卫星、水下光纤通信等一系列重大高尖端科技和民用装备得到实际应用。

  但是,从我国当前的海洋发展情况来看,存在诸多问题:“硬实力”缺失竞争力,比如核心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及海洋开发和国防装备,“软实力”的欠佳,比如海洋基础设施共用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