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木材加工,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在森林工业中,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化学加工同为森林采伐运输的后续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
木材加工行业业已成为立国内发展速度较快且具有良好前景的制造产业之一,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胶合板生产有了发展,接着并开始制造刨花板及纤维板;表面装饰材料及层积材等也陆续出现。这标志着中国的木材加工业已进入以综合利用为中心的现代化时期。木材加工已成为一个稳定的工艺系统,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
木材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木材加工产业迅猛发展,产业先进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上也出现了人造板、锯材、防腐木、家具、定制衣柜、橱柜、地板、木门、装修用墙板、木楼梯、木结构、木质包装等众多的木材加工产品,极大地丰富和美化,并提升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了百姓各方面的需求。我国木材加工仍存在着许多弊端,据相关人士表示,4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木材加工产业还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利润普遍偏低;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生产装备先进化程度不高;同质化产品严重,个性化、创新性产品少;低端产品占比较大,高端产品占比较小;品牌集中度小,品牌影响力较弱;企业清洁生产和环保意识需要加强等共性问题。
数据显示,2010-2016年,木材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不足700亿到超过2000亿。2017年,木材加工行业销售收入有所回落,约为1930.81亿元,同比下滑4.72%;2018年预计在1999.35亿元。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指接技术、无木芯旋切、无胶胶合、无屑切削,以及木制品工业中应用柔性加工系统等试验研究,都预示木材加工技术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革。这意味着木材加工产品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行业前景也将更加明朗。
疫情后的木业市场需求只是滞后,不会减少,此次疫情一方面是对木业行业最真实,最残酷的考验,同时也是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很多人造板企业已经在疫情期间纷纷进行技术革新,加大宣传力度,为的就是在疫情全面结束后立刻占领处于“停滞”和“空白”的市场在全国因疫情导致全面停工的几个月,市场亟需木材产业的升级转型来应对各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