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城市轨道行业竞争分析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提出,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
该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纲要》分为规划基础、总体要求、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等6个部分。
纲要明确,上海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北部湾港、洋浦港等将发挥国际枢纽海港作用,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推进天津北方、厦门东南、大连东北亚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中国城市轨道行业竞争分析
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在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736公里,占全球总里程24%,其中地铁运营里程5181公里,均处于世界第一;其他制式合计运营里程1556公里。成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大国。
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在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736公里,占全球总里程24%,其中地铁运营里程5181公里,均处于世界第一;其他制式合计运营里程1556公里。成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大国。为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八纵八横”主通道建设,到2020年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5万公里,2030年达到20万公里,2019-2020年仍需年均建成通车里程在9000公里以上、复合增速约6.7%。未来两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仍处于高速发展期。
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内地累计41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6918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5314公里,占比76.8%;其他制式合计运营里程1604公里,占比23.2%。2020年上半年新增5条运营线路181公里,其中新增地铁133公里,占比73.5%;新增市域快轨35公里,占比19.4%;新增有轨电车13公里,占比7.1%。2020年上半年,我国累计41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其中,前五个城市运营线路中,上海市810公里,北京市772公里,广州市501公里,成都市436公里,南京市394公里,合计占比42.11%。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预计,2020年下半年将新增2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新增线路约800公里。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线路总长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为2,286.00公里,到2019年底达到6,736.20公里,年复合增长率为16.69%。数据显示,“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新增4494公里,年均新增近900公里,总里程达8112公里。
从区域分布上看,预计2020年,新增营业里程中,长三角占比25%,环渤海占比24%,珠三角占比16%,三者之和占据新增营业里程的65%。目前,已有3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审批,另外有数个城市已经制定了轨道交通建设计划,从未来10年的增量上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仍将位居前列。从产业链上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拉动区域内建筑施工、建材及特殊机械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准入门槛较高,对施工技术、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步入黄金发展期,相关设备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将很大程度上受益。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批量审批以及开工的明显提速,将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拉动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十四五”规划(2021年至2025年)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新增5000公里,年均新增1000公里左右,总里程达1.3万公里。预计到2025年,中国内地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运营里程将超过15000公里,其中上海和北京将分别形成1000公里以上的庞大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