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智慧交通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03 08:37:29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3月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公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我国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也就是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支撑“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日发布《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计算了36个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时耗、城市45分钟通勤可达人口比重、单程超过60分钟通勤人口比重。

  数据显示,4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9.3公里,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则达到11.1公里。《报告》称,北京通勤时耗47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超过45分钟的城市。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获得长足发展,线路长度、机车数量、客运数量等指标都有大幅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经济稳定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未来五年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建设高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的市场化改革也将不断深入,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都将逐步实现多元化,以政府引导、产业化运作的市政公用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将逐步建立。

  交通运输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面临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支撑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艰巨任务。其中,"智慧交通"是支撑"综合交通、智慧停车、路侧停车收费系统、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停车场系统"发展的关键。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交通运输现代化,智慧交通是行业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021智慧交通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智能交通侧重于交通信息采集、传递及数据化、可视化展示。智慧交通则是在智能交通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融入了“人的智慧”,融入了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将“人、车、路、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强调协同运作、个性化和智能化运作。智慧交通充分运用车联网技术,并融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人、车辆和环境协同,缓解交通问题,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智慧交通基于用户群体建模及大数据引擎,能够为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出行体验。此外,智慧交通在协助社会治安治理方面也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

  近些年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无论是城市交通还是高速公路等等面对一系列新形势的挑战,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和理念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的出行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交通成为时代发展新需求。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在交通装备先进适用中指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纲要更是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

  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IT建设支出占比约为27%,2019年,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为432亿元左右,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规模将达到840亿元左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此次《规划纲要》对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融合发展,推动车联网部署和应用,强化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提升智慧发展水平等方面成为规划期落地重点。网联化、智能化、智慧城市、新能源等词汇频频出现,成为《规划纲要》重要关键词。

  此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是主基调。回头去看,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创新都是交通、通讯、能源三者结合的,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火车、煤炭、电报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汽车、电话、石油的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飞机、高铁以及传统互联网的结合。这一次新的革命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云计算、5G,以及超高速磁悬浮高铁为代表的更加高效的综合交通跟互联网的结合。这次规划纲要将创新和智慧作为一个重大的板块予以体现,这是非常好的,当然这样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在地方实践中,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好。

  “智慧创新”同样是行业企业近年来的重要方向。洞察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痛点与难点,顺应统筹建设、综合建设趋势深度参与公、铁、水、航等多个域重点项目建设与数字化、网联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探索车路协同等全新领域……行业内各类创新企业需与国家发展与行业进步保持同频共振。

  以当下正在建设中的延崇高速建设项目为例,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不仅是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品质提升、绿色公路、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等综合性示范工程,也是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展开对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等方面的试点建设。其中,交通行业企业千方科技需完成路网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以及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系统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的山区智慧高速典型示范工程。可以看到,基于当下交通运输行业统筹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实际项目建设需求,千方科技等行业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智慧创新”挑战。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组织、资源的保障下,行业企业也将深度参与到 “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社科院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2029年的人口总数将会达到14.42亿。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当中的“人口红利期”并没有消失,接踵而来的便是日益严重的“城市病”。目前,智能交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江湖群雄纷纷入局智能交通市场想要分到一杯羹,在群雄争霸中,海信力压移动系、阿里云,成为了行业第一。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