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可替代能源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7611万亿元,增速为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与上年持平。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1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38.8%和56.6%,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连续6年保持“三、二、一”的态势。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着海洋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海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海军、地方省市。
在19世纪中叶煤炭发展之前,所有使用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来源是人力和畜力的形式利用牛,骡,马,水磨和风磨粮食,和柴火。在右边的美国能源使用的两幅曲线图中,直到1900年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性,和风能和太阳能在2010年发挥一样的重要性。
除了核能、潮汐能、地热能之外,人类活动的可替代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像生物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主要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储存起来。其它像风力,水力,海洋潮流等等,也都是由于太阳光加热地球上的空气和水的结果。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等地区形成了海洋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培育海洋经济,特别是以海洋生物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2016年,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产生的经济占海洋产业生产总值19.1%,其中海洋渔业达到23.5%,海洋生物医药业仅占0.5%,产值为385亿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海洋生物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人们对健康、食品、特效药物的需求会催生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与功能制品业的发展,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市场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