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据介绍,2019年,我国快递量已超过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超过50%。预计到2020年年底,快递年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2769.6亿元增长至超过8600亿元,年快递业务量将突破800亿件,五年年均增速超过25%。自营国际快递网络服务覆盖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国拥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32万个,按照14亿人计算,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个服务网点。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0万人,近五年累计新增就业超过100万人,以每年新增20万人的速度增长。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近年来,中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生产生活、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快递业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较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中国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特别是客户主体和需求不断扩展,科技创新与应用日益广泛,正深刻改变行业运营方式。报告认为,2019年,行业良好态势延续,市场底盘稳固,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高质量发展契机出现。2020年,伴随新冠疫情的突发,快递行业面临波动性加大,催化行业竞争加速、创新加速、演变加速。
2019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同比增长25.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497.8亿元,同比增长24.2%。快递业务收入占GDP比重达0.76%,行业收入增速是全国GDP增速的4倍,中国快递业规模已经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10.4亿件,同比下降3.3%;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510.5亿件,同比增长33.7%;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14.4亿件,同比增长29.9%。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7.4%、80.4%和2.2%;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0%、52.6%和10%。与2018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5.1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5.1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与2018年同期持平。
2020年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338.8亿件,增长22.05%,超过2016年全年(31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823.8亿元,增长12.57%。
2020年1-6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4.1,较去年同期提升2.94%,行业集中度指数维持高位;通过一线上市快递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显示,CR6自上市后的同比增速高于CR8的同比增速,市场份额及要素加速向一线上市的快递企业集中,行业马太效应表现地愈加明显。截至2020年6月末,中通、韵达、圆通、顺丰、申通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1.5%、16.61%、14.57%、13.70%和10.38%,中通依然维持龙头地位。但是顺丰由于低端电商件的迅猛发力,市占率较上年末提升6.1个百分点,提升较为迅速,一举超越申通。目前,快递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业务整体向头部集中,预计未来快递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19年,快递行业竞争越发激烈,领先企业优势继续扩大,新主体新模式不断涌现。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不断抬升行业的规模壁垒以及标准化服务的水平线,二线企业由于与头部企业的规模差距越拉越大,规模效应明显弱于头部企业,导致其成本线难以跟上行业价格线的降低速度,业绩出现亏损,同时其服务时效也无法与头部企业相抗衡,许多企业陆续退出行业竞争。2019年,CR8头部快递企业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82.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与二三线企业相比,头部快递企业更易获得优质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扩张整合,以规模效应筑牢成本优势,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