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玉米价格持续高走成饲料涨价的原因
玉米作为最重要的饲料加工原料,其价格波动基本可以“控制”饲料售价。今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基本都处在上涨阶段,截至目前,全国玉米均价涨至2624元/吨,较年初大涨超700元/吨,比2017年的价格低点高出1000元/吨。按理说,12月新玉米开始陆续大量上市,玉米价格本应出现季节性回落现象。但今年却反常性开始上涨,其中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已经涨至2500-2600元/吨的高位,这是近年来十分罕见的价格。
导致玉米罕见大涨的原因是来自一场没有硝烟的抢粮大战!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各方对未来玉米市场看涨预期强烈,导致新粮一上市就引来了贸易商、用粮企业的疯狂抢购。而且据了解,今年的中小型贸易商比之前明显增多,而且深加工产能也在逐渐增长。所以导致贸易商之间、用粮企业之间、贸易商与用粮企业之间不断提价囤粮、抢粮,引发了今年玉米价格的大涨。
尽管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玉米有所增产,但受到台风及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2020年东北玉米主产区的产量下降,依照市场供需原则,价格呈现上涨态势。
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对于饲料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在企业不断“抢粮”加大收购力度的情况下,价格持续上涨。
月初中储粮内蒙分公司进行了政策性玉米拍卖,而不料却拍出1.355元/斤—1.375元/斤的高价。由此可见,市场依然处于缺量状态。
在玉米行情如此火爆的背景下,不少贸易商上演“屯粮大戏”,导致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
受冬季天气因素的影响,运输的成本加大,进而也带动了玉米价格上涨。
业内人士认为,玉米市场下游消费旺季已经来临。饲料方面,生猪养殖恢复迅速,禽类养殖维持高位。深加工方面,11月深加工产品消费依然处于旺季,企业开机率继续维持高位,产品价格表现较好,企业盈利尚可。
在企业库存普遍不高且采购困难的大背景下,玉米价格易涨难跌,12月随着粮源进一步集中到粮贩、贸易商等社会库存之中,供需博弈会更加激烈,短期内只有通过高价格来限制玉米使用,玉米强势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