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私有云行业分析报告
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企业通过建设私有云计算平台,可以根据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的特性来综合调整资源的分配。由于我国私有云建设起步阶段早于超融合市场的启动,大部分私有云建设还是使用传统架构,超融合目前在整个私有云建设中占比并不高,但是增长很快。
私有云市场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但也因为应用场景复杂多样让不少云厂商望而止步。在新基建大潮下,政府、金融、交通、制造、能源等“传统基建”开始对传统IT架构转型升级。
相对于公有云市场的巨头竞争,私有云市场更是典型的寡头经济,目前占据绝对市场份额优势的群晖和威联通等,其产品主要面向专业用户,除了溢价明显之外,系统设置专业晦涩,操作也相当复杂,对普通小白用户来说动辄几千块的投入来搭建私有云,但往往受限于专业知识不足,使用的第一步就被卡住,用户体验自然无从谈起。而这也酿成了如今明明存在巨大用户需求,私有云却迟迟得不到大面积普及的尴尬市场现状。
从中国市场看,目前为止跑在私有云系统上的比例应该比公有云要高,特别是很多传统的行业在上云的过程中,会涉及数据的问题和应用的持续性等问题,所以还是会选择私有云路线。
政府、金融由于数据的高度敏感性,对安全要求较高,部署私有云成为第一选择。交通、能源、制造等行业大型企业众多,为了保障自身数据和业务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也倾向于搭建私有云。但上述行业运行规律各不相同,对私有云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不一,再加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加速与云计算融合,这对提供私有云服务的企业技术和产品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企业对云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大在云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而私有云其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与私有化,是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根本。因此私有云对数据保密、数据安全、服务质量都能有效控制。而数据加密和用户隐私保护,也是众多企业采纳私有云的重要考量。
在马太效应的逐步放大下,从这份最新出炉的中国私有云市场报告中,除了对整体中国私有云市场发展进行研判,洞察中国私有云市场中最具发展潜力玩家的身影外,也不难看出一个中坚势力正在悄然崛起。未来5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将保持节节攀升之势,到2023年可望达到1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