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03 08:47:39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与2019年相比,我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9%、26.1%、21.2%。在2022年,中国外贸出口将继续稳步向好,在疫情逐步控制和全球贸易秩序恢复的大环境下迈向新高度。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域协定正式落地。国内外贸企业在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激烈的全球竞争。

  数据显示,2021年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活跃指数比2020年有不小的提升。2021年春节后,订单需求逐步释放,指数大幅回升;3月过后,受印度尼西亚等重要出口目的地国家传统节日影响,指数呈下降趋势,并于5月份达到最低值;进入5月,国外需求回暖,指数在经历短暂的修复后迅速回升,并逐步迈入两年以来的高点。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RCEP区域出口额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依次为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出口额增长率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依次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其中对印度尼西亚出口额和出口额增长率均保持了较高水平,这标志着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正逐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也为进入“RCEP时代”蓄积了高质量的发展势能。

  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值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较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21.4%的增幅高2.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值的15.1%,对我国外贸的贡献率达16.5%。

  截至目前,我国综合保税区数量达到155个,占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的比例达92.8%。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自4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优化综合保税区营商环境。

  2022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该试验区近7年时间里的第6次扩围,范围已扩至全国132个城市和地区。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2月10日表示,新设综合试验区将适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零售进口监管等政策措施。

  疫情提升了海外电商的渗透率,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开始通过线上电商渠道购物。这一消费习惯的变化,对中国也带来间接影响,更多企业开始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出海。此次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容,与这一轮跨境电商新趋势相得益彰。据了解,这是该试验区近7年时间里的第6次扩围,范围已扩至全国132个城市和地区。

  航运业得益于“世纪大拥堵”在2021年实现了创收飙升,最终创下整个行业13年来的最高收益,比过去一年增长了93%。其中集装箱船租金上涨了260%,运价较前一年增长了200%,这种增长一直会持续到2022年,目前暂未有停止的趋势。另外,干散货船舶租金也跟着涨到了186%,集装箱船东仍处租赁上风。

  交通部指出,即便目前租赁费用已暴涨260%,一仓难求的状态仍未得到解决,新一轮涨价潜力持续发酵,运价也将持续走高。这一情况逼得各行业头部企业各显神通,用尽多种方式尽可能往集装箱塞进更多的货物来缓解价格及舱位告急的窘况。

  不论是境外疫情逐渐恢复,中国替代效应逐步减弱以及欧美国家取消疫情津贴和财政政策收紧带来的消费动能削弱。还是国内房产市场难以重振雄风,众多产业链受此牵连,特别是煤炭、剪彩、刚才等原材料,难以维持此前高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运价终究回归理性,恢复至正常赢利水平。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时完成,而是增速持续放缓,增长走势可能会延续到2023年底,随着新增运力的投入和堵塞情况缓解而出现周期性调整。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