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电器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
继电器市场调研报告 2022年继电器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
继电器是指当电路中输入参量(如电、磁、光、热、声等参量)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能使电路输出参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一种自动断通的控制元器件。在电路中,继电器主要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继电器具有反应外界输入参量的感应机构,对被控电路实现“通”和“断”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对输入量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和转换功能的中间比较机构。
继电器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主要功能包括扩大控制范围、放大、综合信号、自动、要囧和检测等,其中扩大控制范围主要通过触点组不同形式达成。整体来看,继电器功能较多,应用十分广泛,包括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从继电器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是继电器的生产材料和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为主要成本,人工和制造费用约为四分之一。中游主要是继电器的生产与制造,包括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其中宏发股份的国产龙头,下游主要包括汽车、家电、通信、电表和新能源等。
宏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研制、生产和销售继电器、低压电器、接触器、自动化设备及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和组件、机电产品、机械设备。产品包括继电器、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设备、精密零件、传感器、电容器、自动化设备等多个类别。其中,继电器产品作为宏发电声的主营业务,共有160多个系列、40000多种常用规格,年出货量超过20亿只。
继电器的生产成本主要还是由原材料决定,其中原材料主要以铁、银、铜等金属为主,原材料约占生产成本的74.4%,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占比13.7%和11.9%,银、铜、铁材分别占原材料成本的36%、21%和7%,三大原材料价格对于全行业盈利情况有一定的影响。除开主要金属原材料外,工程塑料和漆包线同样也是继电器重要组成结构,整体原材料国内供给稳定。
继电器产品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如高压直流继电器、高性能工控继电器、低功耗节能继电器、新一代通讯继电器、高频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组件等高性能继电器,继电器产业价值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在产品性能方面,向更灵敏(低功耗)、更小体积、更高性能(如高频继电器)等方向发展。
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1年销量达354.5万辆,同比2020年增长159%左右,整体渗透率持续上升,但受限于电池容量有限,整体充换电方式效率太低且尚未普及影响,整体新能源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由于受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影响,2019、2020年全球继电器市场规模有小幅下滑,而2021年随着开工复苏,继电器市场重回增长,预测全年达到463.87亿元,到2024年为523.58亿元。
近年来国内继电器市场规模仅在2019年有小幅下滑,2020年再度回升,达到229.49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7.0%。随着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高压直流继电器需求有望大幅度增长,带动继电器市场整体快速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压技术逐步发展,对于继电器单车需求量有望大幅度增长,且高压充电技术对高压直流继电器要求更高,有望提升产业附加值。未来高压充电技术逐步渗透,技术壁垒加厚,整体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继电器企业的持续发展将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汇集员工的基础上,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等。因此,继电器行业正处于一个技术、产业全方位变革的时代,涉及产品制造、管理、服务、产业形态等多维度的深刻变革。
继电器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继电器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继电器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