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详细分析我国太空西瓜行业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03 08:52:21 来源:项目投资立项信息网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天宫课堂”将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网广泛征集授课内容、互动提问和创新建议,择优纳入“天宫课堂”筹划实施,欢迎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踊跃参与。

  2022年,我国将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神舟十四与神舟十五乘组将在轨轮换空间站建造阶段共规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天舟四号、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计划明年发射;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计划明年发射;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发射实验舱;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开展在轨轮换。择机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开展巡天观测。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中国的载人飞船已经可以遨游宇宙。水下探索自然也不能落下,中国早就开始打造自己的水下龙宫,中国打造的实验型深海工作站,可容纳六个成人同时工作,而且即便是人高马大的成年男子在里面也能感觉到非常的宽敞。深海空间站计划已经列入我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而且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全面启动。

  中国未来深海空间站总体技术方案包括工作潜深1000米,自持力60昼夜;总长60.2米、型深9.7米、型宽15.8米;正常排水量2600吨,人员编制33人;装备核动力系统;以模块化结构形式携带AUV/ROV等多类作业装备。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后,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深海空间站代表了海洋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人类在太空建立的空间站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而深海空间站则罕见报道。几个大国都在研究,这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把人类活动空间移向深海。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中国深空探测将于2049年实现“双百”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之际,我国航天器将抵达150亿公里左右的太阳系边际开展科学探测和在轨试验。去年开始进入实施方案论证阶段,“希望在我们新中国100周年的时候,中国的探测器能够飞到100个天文单位,大概约150亿公里的地方,要看看太阳风和宇宙风的平衡点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想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贡献。”

  太空西瓜能吃吗

  据悉,西瓜种子是上过太空的,是跟着神舟7号上太空的,现在是第四代,一共7亩。“航天西瓜”诱人,除了消费者“尝鲜”的心理,主要还是瓜的甜度高、水分大,使之成为受欢迎的瓜果品种。“太空蔬菜” 目前也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其中“太空蕃茄”已累计推广了3万余亩,“太空青椒”的累计推广面积则已突破20万亩, 使得应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太空蔬菜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截止到2020年9月,我国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已在千余种植物中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5亿亩,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2000亿元以上。除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作物品种外,还创制出林草花卉、中草药新品种和制药、酿酒等微生物新菌种。

  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通过已进行的太空农业试验,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许多特性奥秘被揭示。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太空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据专家介绍,正常的农业育种一般需要8年时间,太空育种可以缩短一半的时间。但从太空搭载回来以后,在地面必须要种植四代,才可以选育出性能稳定的品种。

  对于太空育种未来发展前景,应重点选择用于西部开发的生态恢复的植物。因为支援西北地区,要有大量饲草、固沙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抗寒和抗旱的树种,同时还要搭载能源植物和中草药。蔬菜要选择精品蔬菜种子搭载。花卉主要是搭载试管苗和高附加值的花卉。林木方面,神舟4号飞船搭载了美国红栌、杨树和红豆杉3种经济树种,今后我国还应继续搭载林木树种,同时还应从俄罗斯引进经过和平号空间站搭载的树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