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蜂蜜行业竞争对手分析
蜂蜜行业发展前景与竞争对手分析
调研显示,中国蜜蜂饲养量、蜂产品生产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蜂产品每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养蜂大国。但是,当前传统养蜂方式存在效益低、质量差、易造假等固有弊端。多年来,中国每吨蜂蜜的进口价格一直是数倍于出口价格。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成熟蜂蜜高效生产现场观摩会和成熟蜂蜜专项技术交流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我国蜂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密云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学甫也在会议上表示,密云区正在努力打造“全国高端天热成熟蜜主产区”,全区蜂农发展到2145户,蜂群12.35万群,占全市蜂群总量的45.2%,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2020年蜂产业综合收入1.3亿元,蜂农户均收入3.5万元,与2019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9.3%和52.1%。
目前,我国养蜂主要采取定地养蜂和转地养蜂两种形式。定地养蜂生产时间短且较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也需要更多的饲料来喂养蜜蜂,养蜂成本较高;转地养蜂可以有效利用各地不同的蜜源资源,也有利于蜜蜂繁殖,减少蜂病发生。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2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300元计算,每户养蜂年收益可达6万元,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蜂事业发展迅猛,全国现有蜂农30余万人,饲养蜂群由1949年的50万群发展到2011年的894.7万群,拥有世界约1/8以上的蜂群。蜂群数量的增加,带动了蜂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中国蜂蜜年产量从1958年的1.23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近55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4以上。
图表:2016-2018年蜂蜜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蜂产品协会
以蜂蜜成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有: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等。这些国家出口的蜂蜜产品以成品小包装为主,凭借其国内完善的生产支持体系、雄厚的财政补贴和贷款以及比较完善的机械化、信息化配套设施,使他们的出口价格远远高于世界蜂蜜出口平均价,有时甚至是世界蜂蜜出口平均价的几倍,其目标为高端市场。
从出口对象看,中国蜂蜜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目前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欧盟。此外,还有少量蜂蜜出口到东南亚和中东国家。
从市场份额来看,蜂蜜原料出口国中国、阿根廷和墨西哥排前三甲。
中国是养蜂大国,但还不是养蜂强国。关键在于“两箱体、勤取蜜、取稀蜜、后浓缩”的传统蜜蜂饲养方法及蜂蜜生产加工方法,生产出的蜂蜜产量低、质量差,蜂蜜的营养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养蜂者的收入上不去。因此,中国蜂产业亟须来一场“甜蜜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