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我国火腿肠行业市场份额及发展方向解析
从近几年火腿肠的销售情况上来看,市场集中的区域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几个地方,其中东北、华北的销售量最大。北方的市场一直为各个火腿肠生产企业争夺的重点,双汇、金锣、雨润等企业为了夺取市场,已纷纷跨省市设办分厂,从而进一步细化了市场的分布。目前国内火腿肠生产量较大的企业多半集中在河南山东两省,两省企业生产的火腿肠产量可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双汇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部在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贸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近400万吨,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终端,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均可实现朝发夕至。双汇品牌价值704.32亿元,连续多年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位。
高端火腿肠是未来发展趋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我国火腿肠行业产量有所下降,为15.2万吨左右,市场规模达到168.2亿元。随着饮食消费升级,市场对火腿肠的风味、口感、品类以及生产工艺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火腿肠行业发展向多元化、功能化以及高端化等方向升级。
2016-2019年,伴随居民消费升级,以及火腿肠生产工艺不断进步,我国火腿肠行业产量逐年增长,从13.6万吨增长至15.5万吨左右。
火腿肠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养殖业、肉类屠宰业等,目前我国市面上的火腿肠生产原料多为猪肉,国内猪肉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火腿肠供应量的增减,随着猪瘟逐渐受控、新冠疫情逐渐好转,我国猪肉产量将逐渐回暖,进而为火腿肠生产原料提供充足。
火腿肠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渗透,当前“减盐”作为一种新的饮食趋势,近两年被食品制造业作为宣传和研发的新标准。近两年,市场上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减盐”、“低盐”标签的产品,覆盖调味、代餐、休闲等多元细分品类。最近,肉制品也成为了减盐的探索大本营。肉业龙头品牌金锣今年初就推出了首款减盐产品——健食力减盐火腿肠,率先落地了消费者对减盐肉制品的诉求。
现阶段,火腿肠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部分厂家为寻求利益降低了火腿肠中猪肉比例,开展价格战,导致市场上的火腿肠质量参差不齐,火腿肠市场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火腿肠行业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火腿肠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